大洋路的後半段統稱Shipwreck Coast,經年累月逐漸受海水沖襲剝落的海岸線,漲退不息的海水下暗藏礁岩殺手,行程到處是觀光旅遊的賞景重點。
說到大洋路,當然不能不提12 Apostles,基本上這個景點幾乎可以與大洋路畫上等號。也由於此處總是吸引一輛輛載滿旅客的遊覽巴士、自用客車、重車騎士造訪,觀光單位特別搭建了專用停車場,行人專用通道、休息處與洗手間,一方面方便遊客,一方面紓解交通與維護環境。
“12使徒”名稱從何而來似乎眾說紛紜,可以確定的是其實原來叫做“母豬帶小豬”,可愛多了。12,也不是個正確的數字,也許只是宗教引用上的方便,如果沒記錯查詢結果,目前來姆石墩大大小小加起來共有13尊,觀景處只看得到8尊(3年前垮了1尊)。
讚嘆過了12使徒之後,千萬要記得轉過頭,主觀景台東側(左方)景色並不遜色,一波波的白浪花沿著崎嶇海岸,翻捲在湛藍的海面上,構成一幅真實的風景油畫。
接下來的Razorback雖然沒有12使徒的名氣,但也令我嘆為觀止。除了如同其他著名景點,有著因海水侵襲腐蝕而貫穿的岩洞,更覆蓋著受到風化瘡痍的岩壁上層,如同台灣東北角的野柳,與美國猶他的峽谷。
下一站是有名的Loch Ard Gorge,以1878年觸礁沉船造成52人喪生的Loch Ard船艇而命名。險峻的海岸內,暗藏了一處可供遊客循階而下野餐戲水的靜謐沙灘。
再往西邊也在同一區另有數個景點,其中一條小徑帶我們來到The Arch,很難不想起美國的拱門國家公園,不同的是廣闊的紅土沙漠,來到大洋路換成了奔騰的海洋。
看看時間,也差不多該打道回府了,就剩下一個規劃中的景點,本來還在考慮要不要造訪,最後因為景點的名稱,決定非看不可。
留言列表